——江苏省中医院进修学习心得
中国中医药学是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遗产的部分。中医的基础理论既具有人文哲学的特点,也包括自然科学内容,然而受社会进步,语言变化、古今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,正确理解和解释中医理论的内涵已成为中医学的生存发展必由之路。
温故而知新,就是古为今用,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温习中医、发展中医,这是当今中医药工作者的新任务。中医素以“天人相应”的整体观点,相互联系的五行思想,动态平衡的辩证施治的方法,通过调动人体的平衡机制,达到保健和治愈疾病的目的,契合现代人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追求。我今仅以学习阴阳五行学术的理论谈一点肤浅认识和探讨。
一、阴阳
阴阳者万物之纲纪,是世界一切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,是朴素的哲学《素问:阴阳应象大论》天有四时五行,以生长归藏,以生寒暑燥湿风,人有五脏化五气,以生喜怒悲忧恐。动者属阳,静者属阴,动静相宜,阴阳协调。天为阳,地为阴,日为阳,月为阴。男为阳,女为阴,同性相斥,异性相吸,相互依存。不可偏废,阳亢则阴虚,阴盛则阳虚。比作中医在临床上看到一般老年人,多有肝肾阴虚,而肝阳上亢,即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,中医用滋阴潜之法,药用菊花、枸杞、银紫胡,天麻、勾屯夏枯草,当归、丹参、紫降手,效果不错。“松龄血脉康、珍菊降压片、罗布麻等中成药都被常用。又如消渴病人似阴盛阳虚因饮食不节,膏果厚味。日久滋生内热是为消渴。”吃得多,喝得多,尿得多而人逐渐消瘦。中药消渴汤,天花粉,川黄连等。消渴丸临床有效。
二、五行
1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五种物质属性。在古往年代里的一度时期,似乎把世界上的见闻,以五为约数来概括繁杂事物。如封建统制阶级信奉天地君亲师,提倡社会道德:仁义礼智信,五声:工商角徵羽。社会人群:工农商学兵。五色:红黄蓝白黑。五味:酸甜苦辣咸等。
五行比作中医核心理论的指导思想。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,可作新的理解和应用。
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,概括起来说明比喻世界史物质的,运动的,联系的,变化的,天人相应。“人似天地之气生。四时之法成”就说明人是环境的进化产物,人也是物质世界的部分,是最基本的。碳氢氮氧磷钙等宏量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。也属于灵长类有椎的高级动物。若人死后回归自然。三国时期曹操诗词中就云:“神龟虽寿,犹有尽时。腾蛇乘雾,终为土灰。”
我认识这就是人的五行物质基础的实质。
2. 说明人体脏腑功能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。肺属金,肝属木,肾属水,心属火,脾属土似作临床上生理病理的推类。如人饮食经过脾的消化,则通过门静脉入肝,经过肝脏代谢。精微物质再经心血管循环输布全身。经肺碳氧交换,糟粕经大肠利导排出。尿酸由肾及膀胱气化而泄。精微营养物质成为人体活动的能量补充。
3. 五行生克理论可以指导临床治疗疾病的推理如中医有:“见肝之病,当知利脾。常见肝炎患者饮食不洁厌油。防治方法:首先禁酒少吃脂肪多用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调味。增强体质。中药以健脾汤补中益气汤结合西药拉咪呋啶等抗病毒药治疗,合理休息。定期复查,以利康复。
以上观点是我业余学习中的肤浅见解。难免有不当之处。甚至错误。衷心请求良师益友指正。(儿科 高媛媛)